我有话对县长说

信箱说明:
        1、为进一步提高平江县政府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办事效率,欢迎您通过县长信箱对平江县政府的发展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
        2、您在提交信件的时候,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信件类型;信箱填写中标红色*号的为必填项;您的信件提交后,我们将尽快转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和回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县长信箱 > 信件查看

信件公示

标题: 关于留守儿童
来信人: 余先生
来信时间: 2012-02-07 03:16:51
内容: 你好,我是一名社会青年,我目前发现我县的留守儿童较,为了促进平江的教育更好的发展,也是为教育事业作出献出一份力量,想在平江四大乡镇办一个留守儿童管理中心,是否能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及教育部门的支持,办管理中心的几点理由: 1.学习成绩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性格发展不健全。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二、形成的因素 由于我县留守儿童存在的量大,涉及的面广,近而在开展的留守儿童的工作中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我们县对留守儿童工作做了一定的努力,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原因。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3.教学原因。由于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而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2.贯彻落实政策,确保农民工子女到流入地就近入学。夫妻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流入地就近入学,是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基本措施。根据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以流入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两为主方针”,学校要尽力就近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且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不断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3.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督网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受理回复

回复部门: 平江县人民政府
回复时间: 2012-02-27 08:21:41
回复内容:
关于余先生信访事项我县已责成相关部门调查研究,现回复如下:
       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大。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各学校也充分认识到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几年我们以突出抓好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建设和管理,努力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校寄读的食宿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良好环境,我们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事:
1、依法明确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各学校积极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明确家长作为子女第一监护人的责任,要求农民在进城务工时妥善安排好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而将孩子留在农村的,要指定法定监护人,并经常与所在学校联系。
2、切实解决进城镇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坚持以流入地学校管理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要求城镇中小学认真安排好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享受城镇学生同等待遇,尽可能照顾和支持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随父母一道生活、学习。
 3、加大贫困家庭留守儿童救助力度,确保他们不因贫辍学。各学校将农村留守儿童中的贫困生通过免收杂费,提供生活费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4、广泛开展与留守儿童“手拉手”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手拉手”,各城镇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节约零花钱、压岁钱、进行勤工俭学等,奉献自己的爱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互结对子,通过互赠文具及学习用品、写信、打电话、网络聊天、寄贺卡、走访等形式,让他们成为好朋友、好伙伴,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城镇学校结对率不低于40%。学校与学校之间“手拉手”。各乡镇中心学校做好城镇学校与偏远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地学校的“手拉手”工作。广泛开展送课下乡、定期走访、校与校之间的学生活动等。结对情况如下:城关4所以上;高中校每校1所;其余乡镇(除单列乡镇外)每个乡镇2所以上。
5、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阵地建设。一是留守儿童比例超过25%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等统一命名的阵地,并让阵地发挥好作用,经常性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二是中学和中心小学必须搞好有关留守儿童的体育活动室、卫生医务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爱心热线、网络视频(有条件的学校)等阵地建设,积极利用相关资源和力量,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三是合理利用当地的风景名胜、革命纪念地等资源,积极开辟农村留守儿童活动阵地,组织留守儿童在这些阵地中广泛开展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部门、社会和各界贤达人士的关心,目前,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是以依托政府为主管理的寄宿制中小学,突出抓好寄宿制中小学的建设和管理。鉴于近年来,屡有青少年托管中心或类似机构性侵、暴力殴打学生、甚至至死的事件,加上目前还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为确保我县留守儿童健康安全地成长,在现有条件下我局不同意私人举办留守儿童管理中心或类似的青少年托管机构。同时衷心希望余先生为平江的留守儿童教育捐资助学,奉献爱心。
信件回复 满意度调查 查看满意度调查汇总 >>

回复内容评价:

(非常满意)

回复速度评价:

(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