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平江县农业农村局 > 农业概况

平江县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编稿时间: 2023-12-04 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 作者:未知

  平江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辖25个乡镇(街道),总面积4125平方公里。全县耕地保有量为80.31万亩,其中基本农田71.58万亩;有山林面积432.3万亩。总人口113万,其中常住人口95万,农业人口72.36万人。是山区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先后获评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国家商品粮重点县、国家优粮工程项目县、国家牲猪养殖和调出大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也是湖南省茶叶生产大县、油菜生产大县和产油大县、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县。全县森林覆盖率63.35%。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等多张“国字号”生态名片。曾发生过平江起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中国革命牺牲了25万人,走出了52位共和国开国将军,是第一批革命老区县和全国第四大将军县。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建设农业强县为总目标,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稳步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落实党政同责,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全面推进党政同责责任落实,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的粮油生产领导小组,明确了粮食生产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包片联点责任制、乡镇包干制三项机制,实行县级领导推动、部门联动、乡镇主责、农民主体,工作职责任务明确到单位到人。一是精准落实种植任务。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村组,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县农业农村局实行“班子成员包片、中层骨干联乡镇”责任制,建立“技术指导员+”服务模式,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将任务落实。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县财政每年整合资金5000万元以上支持粮食生产,共建设31个18.53万平方米的工厂集中育秧大棚,集中育秧面积达到28万多亩;培育发展30亩以上种粮大户4652户,其中200亩以上规模大户769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5万亩以上。三是创新督导方法。在关键农时,先后5次组织深入全县所有村组,逐丘块进行地毯式的面积核查和统计,先后3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对后进乡镇开展约谈督促。今年省市下达我县粮食播种面积任务为101.2万亩,实际已完成早稻面积33.36万亩、中稻面积25.8万亩、晚稻面积34.93万亩,其它旱杂粮9.8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2.6%,同比增加0.88万亩。

  二、创新工作举措,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以挺进全省县域经济十强为目标,以经济发展比实力、以产业项目论英雄,把准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主导型县定位,全力搭好发展平台、融资平台、科创平台等三大创业平台,扎实做好名企名品、办节办会、宣传推介三篇文章,创新建立“常态化”联络、“便民化”服务、“精细化”帮扶等三项机制,以创新激活创业活力,打造以休闲食品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强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目前,全县已签约产业项目67个,总投资额226亿元。2023年上半年GDP增长4.4%,规工、社零和一般地方公共预算税收收入分别增长7.4%、10.7%、11%,均排岳阳六县市第2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8%,均排六县市第1位。我县在岳阳市一季度经济讲评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三、突出工作重点,发展强县富民特色产业。一是做优做强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两茶一药”特色产业,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争资争项促发展,抓好亚投行项目、重点帮扶项目、产业融合项目等大项目的实施,成功举办“中华茶祖节”等系列活动。全县茶园面积扩展到9.18万亩;发展油茶和油菜产业基地100万亩以上;发展白术、黄精、金银花、吴茱萸、重楼等中药材到7.18万亩,上半年种植重楼1200多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重楼种植基地。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今年新申报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9个“一村一品”省级重点建设村。到目前,全县共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山润油茶、劲仔食品)、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3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玉峰食品、旺辉食品)。持续巩固18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县“两品一标”农产品保有量增加到38个,拥有“平江酱干”“平江面筋”两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平江烟茶”“平江白术”两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是打造休闲食品产业集群。以发展休闲食品产业集群为重点,推动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立休闲食品产业园,投资近10亿元,“量身定制”5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集食品加工、研发、文化、展览、物流、仓储等为一体的“千亿休闲食品产业基地总部经济园”和“回乡人员创业孵化园”,引进白象食品、咚咚食品等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创新出台全省首个“休闲食品产业放开信用贷款权限,指定在专业支行发放贷款”政策,以纯信用授信方式,为休闲食品企业提供最高额度为300万元企业贷项目。目前已签约休闲食品企业贷款224户,累计授信3.56亿元;已发放休闲食品专项贷款205笔,贷款总额2.83亿元。牵头制定湖南地方标准《湘味面粉熟食》,成为辣条首份行业标准,并建立食品研发中心和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了行业首家制药级GMP洁净车间,洁净度均达到10万级标准,实现从“垃圾食品”到“网红零食”的华丽转变。去年全县农产品加工营业收入276亿余元,其中休闲食品产业营业收入超200亿;全产业链收入达335亿余元;辣条产值占全国辣条产业份额的1/3以上;平江籍及关联企业占全国辣条企业的90%;平江鱼类零食休闲小鱼销售突破20亿包,销售稳居行业第一。

  四、守底线防风险,确保全县农村平安稳定。一是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抓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统筹省市县力量,派出驻村工作队177支,组织5600名党员干部与脱贫户、监测户结对,全面落实监测户一月一走访,脱贫户一季一走访的结对要求。探索建立网格化、常态化的动态监测机制,紧盯控辍保学、因病返贫、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稳定增收等关键领域,全县精准识别认定监测对象3757户12008人。围绕“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目标,形成“一户一名干部、一户一个方案、一户一组政策”的帮扶办法,落实好“帮产业、稳就业、强动力、保长效”帮扶措施,推进脱贫户稳定增收、监测户加快消除返贫风险。二是牢牢守住农业生态底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抓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化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禁捕限钓、农膜和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回收、重金属污染耕地的治理与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全天候抓好秸秆禁烧,是全市秸秆焚烧火点最少的县;建立农膜回收网点27个,农膜回收率达到83%以上;推广和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5个、面积达1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率达到95%以上,比上年同期化肥用量减少1%以上;全县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持续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是全国“双百强县”。三是牢牢守住耕地保护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去年以来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82宗,涉及土地面积1625.68亩,拆除违法建筑物167处4.55万平方米,复耕土地面积833.47亩,督促74宗村民占用耕地建房图斑整改销号。今年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土地抛荒情况排查,完成耕地复耕复垦1200亩,累计治理耕地抛荒面积1.46万亩。

  五、全方位发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是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坚持十二项长效机制,坚持每月一明查一巡查一通报一例会、一季一讲评制度,坚持重奖严罚。成功构建“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全线出击、全域整治”新模式。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今年共投入资金近6000余万元,支持4个和美乡村创建、30个示范村打造、70个村垃圾分类减量、100个秀美屋场建设、150公里主干公路和100公里汩罗江主干河道整治。人居环境连续三年排名位居全市前列,汨罗江地表水质连续3年稳定在Ⅱ类,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稳居全市第一。二是发动全民创建和美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美、自然生态美、文明淳朴美、共建共享美、和谐有序美”五美乡村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亮点,县财政每年支持2000万元,创建4个和美乡村示范村,在去年成功创建武岗片、高和村、国富村、丽江村四个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再次发动全民创建,从19个自主创建村中遴选4个村创建第二批和美乡村示范村。三是抓好农村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农村集体资产数据全部纳入省“互联网+监督”平台监管范围;深入推进“村社分账”改革,率先实现村级账户分设、资产分管、事物分离,充分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推进“消薄清零”专项行动,147个薄弱村全面消薄清零;稳步推进农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改革;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模式改革;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结合“群英断是非”“三人小组”乡村治理的基础上,以家风建设为主要抓手,创新推出“党建+家风”基层治理特色品牌,在全县范围推行优良家风建设。

  六、坚持优先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一是在政策上重点支持。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建立书记县长挂帅、县级领导主抓、部门乡镇主责、农民主体、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实行县级领导联龙头企业、部门单位联示范基地、专技人员包村联户,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实施办法》《关于扶持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等12个规范性文件,出台农业保险、农业设施用地向特色产业发展倾斜等相关政策。二是在投入上多元支持。近三年,共整合项目建设资金6.64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7万亩,带动适度规模经营30万亩以上;争取农发行、农商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多家金融机构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2亿元;扎实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招商活动,引进社会资本5亿多元投向农业特色产业;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产业园)+农户”发展模式,吸纳入股资金3.2亿元。三是在技术上联动支持。构建院县、校企合作机制,与武汉轻工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分别签订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聘请尹飞虎、刘少军等7位院士担任政府顾问,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推动岳麓山实验室平江种业基地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现代经济林产业学院项目、福寿山优质鱼类育种及健康养殖研究院项目、乌骨鸡林下无抗养殖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落户平江。